中药熏洗法是通过熏蒸、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治疗方法。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一、熏洗种类及方法 熏洗疗法是根据各种具体病证,在中医辩证或辨病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药物,组成药浴方剂,煎取药液熏洗淋浴局部或全身,其形式多种多样。 (一)以熏洗方式来分为: 1、传统熏洗法:把药放在器具里(不锈钢的,瓷的,瓷砂的)。然后加些水煮沸,找好合适的姿势,把要熏洗的部位放在器具上熏洗,注意避免烫伤。 2、现代熏洗法:采用中药熏蒸机(药浴机)全自动人性化设计。 把中药包放在中药煮蒸器中煎煮,使用者只要坐在机器里面享受蒸汽浴20分钟。 3、特色熏洗法:有“藏浴”、“苗浴”、“瑶浴”等。 (二)以熏洗部位来分为: 1、全身熏洗 全身熏洗是浸泡和熏蒸除头颈部外全身其他部位,作用面积更大,药物利用度更高,适合用病变部位广泛的全身性疾患。熏洗全身称“药浴澡”,本法是借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发汗退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 2、局部熏洗: 多选用头面药浴,足部、小腿、坐药浴为浸泡部位。足部乃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阳与足三阴经均交接于此,足部有内脏及全身反射区,有 52块骨头,60余条肌肉,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小腿的角质层较薄,且血管、神经、肌肉丰富,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 局部熏洗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尤其烫洗最为常用。本法是借助热力和药物的综合作用,直透局部皮肤腠理,而发挥清裁解毒,消肿除湿,祛风杀虫,止瘁,活血行气,软化角质,祛腐生肌等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注意事项 1、浴室既要通风良好,又要保暖,室温在20-22℃。沐浴者应避免风吹而受寒感冒。浴后应立即用温清水冲洗干净,拭干皮肤,及时穿衣服。浴后还宜适当饮水或喝些饮料,以补充水分。 2、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不宜药浴,以防大量出汗致虚脱及低血糖休克;饭后半小时,也不要立即浸泡药浴,一般应在1小时后进行。 3、剧烈运动或功能锻炼之后,长途旅行及酗酒后不可马上泡药浴,以免引发事故。 4、药温不宜过热,一般为50-70 ℃,年老、儿童反应差者不宜超过50 ℃,以防烫伤;浸渍的温度不可过凉,过凉起不到治疗的作用。 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7、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8、注意汤药的保存,以防变质。药物可连续煎煮使用2-3天。 9、在全身熏洗过程中,如患者感到头晕不适,应停止洗浴,卧床休息。 10、如熏洗无效且病情反而加重者,应该改其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