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24  更新时间:2025-6-23 15:16:45  文章录入:zzwy  责任编辑:cdzyy

 

2025年6月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今年宣传主题为“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帮助广大群众识别非法金融活动,远离诈骗陷阱!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人,是指发起、主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的单位和个人;非法集资协助人,是指明知是非法集资而为其提供帮助并获取经济利益的单位和个人。

一、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人,是指发起、主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的单位和个人;非法集资协助人,是指明知是非法集资而为其提供帮助并获取经济利益的单位和个人。

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三要件:

1、非法性: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

2、利诱性: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

3、社会性: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二、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法

1、承诺高额回报。暴利引诱,许诺高额回报,前期按时足额兑现收益,达到规模后携款潜逃。

2、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订立合同,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3、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4、利用亲情诱骗。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

5、利用网络或虚拟空间。不法分子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通过网络平台和微信等聊天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

郑重提醒: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发现非法集资线索,及时向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让我们共同提高警惕,远离非法集资,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