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全面优化调整,医院的医疗救治工作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为了全力保障群众就医需求,承德市中医院众多医护人员在感染后,各个科室减员严重,很多科室连日来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但他们依旧没有倒下,从未有人选择退缩!大家守在第一线、干在第一线,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中药师,你们辛苦了
在防控新冠疫情中,承德市中医院中药房及煎药室全体职工表现出了同一线医护人员一样的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的精神,做好中药的调配、浸泡、煎煮、浓缩、包装,发放等工作,保障预防、治疗的用药需求。
医院组织中医药专家研究,推出了预防方药“香连避瘟方”和“清肺排毒汤”等方剂,供全市市民服用,也由此拉开了中药房及煎药室的“持久战”。近4周的时间里,中药房、煎药室全天开足马力,每天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二十台煎药设备同时开启,日产药剂四千余袋,保证门诊患者、住院病人、各企事业单位、本院职工的预防、治疗用药。科室负责人杨文勇主任发烧39°强忍全身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在科室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始终坚守岗位,统筹协调科室员工,根据恢复情况分批次、分时段、分工作强度安排上班时间。调剂员王佳在未退烧的情况下主动返岗,承担门诊、住院病人中药调配工作,调剂员黄妍在症状稍有缓解,家里孩子、父母高烧正需要照顾的时候克服困难坚持返岗工作,煎药员彭肖淼在煎药室所有员工都发烧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煎药室全部工作,在药学部李宗国主任和张鹏飞主任的全力帮助下,按时让患者拿到热乎乎的中药。
至今,中药房、煎药室已调配、煎制中药三万余剂。煎药机、包装机,超负荷运转,尽管室外寒气逼人,煎药室内却热气腾腾。杨文勇表示“现在正是发挥中医药特色的最好时机,正是患者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不怕辛苦,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肿瘤科为健康“护航”
对于正在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延误了治疗时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生存率就会显著降低。特殊时期,肿瘤科一病区、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在主任张玉田的带领下,坚守岗位,为肿瘤患者健康“护航”。
一病区张凤志副主任高热仍坚守岗位,负责全程医疗值班与指导工作;医生贾海生、护士魏悦在病区坚守6天6夜;医生周雪竹怀孕5月,为了增加同事休息时间,坚持值班;为保证患者中医外治疗按时进行,医生王勇始终带病坚守在中医治疗室;青年护士闫聪欢、韩雪连续主动承担夜班护理工作,不喊苦、不喊累;护士长王美燕在统筹安排科室护理工作的同时,还与护士冯杨一同承担起了保洁员与护理员工作,保证病区床单与环境卫生整洁有序。全科医护人员毫无怨言,主动申请回到岗位,执着坚守、无私付出。
二病区重症患者较多,张景旭副主任24小时在科室坚守,有条不紊的开展医疗工作;护士长付颜盛带领护士们在护理一线日夜奋战,医生徐春兰、李德舫、邢紫阳带病坚守岗位数日,护士计明杰、杨江春、张海洋在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以外,还要对病区环境进行消杀。每天穿行在病区的百米长廊,打针、输液、观察病情,细心的把口服药送到每一位患者手上,用实际行动为患者健康“护航”。
老年病科坚守岗位显担当
老年病科患者高龄体弱,基础疾病多,是重点保护人群。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承德市中医院老年病科患者逐渐上升。科室24名医护人员扛起重任,无一人主动请假,顶着高烧疼痛,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主任孙亚平带领副主任李国宏与纪品川,连日来兼顾病区与门诊工作,病区患者住满,门诊就诊量不减,高强度的工作使身体和心理进行着双重考验......老年病科一些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患者,护理工作难度加大,护士长张欣发烧39度,吃上退烧药,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护士王晨雪发烧38.5,乏力,身痛,仍坚持抢救病危患者,吸痰、抽血、输液,直到下一班护士到岗替换她时,她已经周身大汗,快要晕倒。护士高超、鞠阳、王巧玉、刘柳都在身体未愈情况下第一时间返岗。老年病科医护人员中还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他们都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年龄,但因工作,选择坚守岗位,为患者筑起最后一道防线。
在医院的各个科室,我们都能看到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他们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时刻牢记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实际行动彰显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